党建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学党史丨学术研究生党支部成功举办鲁迅博物馆参观活动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对党员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20215月15日下午,统计学院学术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党员前往位于阜成门内大街的鲁迅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学习。

展览按鲁迅先生的人生轨迹进行布展,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在绍兴,陈列了鲁迅先生童年故居的旧物和为人熟知的“三味书屋”的资料;第二部分为在南京,记录了鲁迅先生青年求学的相关经历;第三部分为在日本,记录了鲁迅先生决定弃医从文的过程;第四部分为在北京,介绍了鲁迅先生在北京十四年的生活和创作情况;第五部分为在厦门和广州,分别介绍了鲁迅先生归国后任教,投入文学创作的事迹;最后一部分为在上海,展出了许多鲁迅先生参与创作的书稿和杂志。

C:\Users\zzz\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a2251b49db81937913e67519d96b951.jpgC:\Users\zzz\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4d5564da331860503ad8d579d8d0593.jpg

C:\Users\zzz\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2c07e7d4324ef86e0fdca14d389c774.jpgC:\Users\zzz\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a4667b37df5b2261a7fe862e9344ff9.jpg

鲁迅先生和北京师范大学有着密切的关联。从1920年秋1926年8月,鲁迅分别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这几所大学都是今天北师大的前身。1926年,女师大学生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壮烈牺牲,鲁迅先生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他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参观结束后,党员同学们深受触动。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投入于救国事业中,被称为“民族魂”。他激励着同学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以我之力共创新时代中国梦。

C:\Users\zzz\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31640fce162c099aef21cead7b8ebe2.jpg

走进北京鲁迅博物馆,迎面是鲁迅先生的石雕半身像,目光坚定,面容安详。石像后面就是博物馆陈列大厅。鲁迅说过的一句名言,人们耳熟能详:“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又说过,“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由此,某些人可能觉得鲁迅是个虚无主义者。可是,当人们走进展厅,走进鲁迅的世界,认真感受这位文化巨匠的人生轨迹的时候,却发现,在50多年人生路上,鲁迅先生始终怀着“希望”。今天的参观让鲁迅先生在我心中的印象重新生成,更加刻骨铭心!

——2019级博士生 贾雪梅

20215月15日,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党组织活动——参观鲁迅博物馆,鲁迅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展厅二层介绍了鲁迅先生的生平足迹,从南京到上海,再到日本、厦门、北京……他用自己不朽的一生去救助自己的国家,他笔耕一生,始终为人民而战,他的伟大的思想和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想起小学时,课本上学到鲁迅先生在书桌上刻“早”字来激励自己,我也这样效仿过他,希望能够鞭策自己,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一生都在用创作来指引我们,参观时间虽短,但是鲁迅先生的执著与坚毅会一直鼓励着新一代的我们!

——2020级博士生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