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
张勋,男,1987年生,广东汕头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金融统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统计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他2010年于中山大学获经济学和理学学士学位,2015年于北京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入选2019年度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青年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学者,2021年破格晋升教授职称。
他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区域经济和发展经济学,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内顶级期刊和国际一流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7篇)、《管理世界》(6篇) 、《经济学》(季刊)(4篇)、《世界经济》(4篇)、《金融研究》(3篇)、《统计研究》以及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等,5篇论文入选《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1%(2篇0.1%)高被引论文。研究成果得到教育部副部长批示,多份决策咨询报告被中央有关部门以及广东省等地方政府部门采纳。
他作为负责人曾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和面上资助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在绩效评估中被评为“特优”。他曾获得的奖项包括国际区域经济学会最佳论文奖、国际消费金融学会最佳论文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洪银兴经济学奖(青年)、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数字金融开放研究尖峰奖、普华永道金融/会计最佳论文奖和中国人民银行重点研究课题三等奖等。他还(曾)担任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访问学者、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当代经济科学》青年编委、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十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青年论坛会员和普华永道“思略青年学者”等多项学术职务。
一、 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
2021.09至今,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金融统计系,教授(破格)
2018.09-2021.08,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金融统计系,副教授
2018.05-2018.07,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统计系,访问学者
2017.11-2018.08,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金融统计系,讲师
2015.09-2017.11,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师资博士后(合作导师:宋旭光)
2010.09-2015.06,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博士(导师:宋国青、徐建国)
2012.09-2013.08,美国纽约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
2007.09-2010.06,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理学(统计学)学士
2006.09-2010.06,中山大学逸仙班(首届);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经济学学士
二、 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金融统计系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100875
电子邮箱:zhangxun@bnu.edu.cn
个人主页:http://xunzhang.weebly.com
三、 教授课程
本科:《统计学导论B》
博士:《高级宏观经济学I》、《高级计量经济学II》
四、 著作
1) 张勋、万广华、郭峰,《数字金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
2) 张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探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10月。
五、 中文论文
1) 张勋、万广华、吴海涛,2021,《缩小数字鸿沟:中国特色数字金融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第8期,第35-51页。
- 国际消费金融学会最佳论文奖
2) 方福前、田鸽、张勋,2023,《数字基础设施促进了代际收入向上流动吗? ——基于“宽带中国”政策的准自然实验》,《经济研究》。
3) 万广华、罗知、张勋(通讯作者)、汪晨,2022,《城乡分割视角下中国收入不均等与消费关系研究》,《经济研究》,第5期,第87-105页。
- 封面论文
-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4) 张勋、万广华、张佳佳、何宗樾,2019,《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经济研究》,第8期,第71-86页。
- 封面论文
- 洪银兴经济学奖(青年)
- 普华永道金融/会计年度最佳论文奖
- 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五届励耘优秀文科学术成果二等奖
- 入选《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0.1%高被引论文
- 入选《产业经济学年鉴》(2020)
-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5) 罗知、万广华、张勋、李敬,2018,《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城镇化:理论模型与中国实证》,《经济研究》,第7期,第78-94页。
- 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6) 张勋、王旭、万广华、孙芳城,2018,《交通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综合框架》,《经济研究》,第1期,第50-64页。
- 封面论文
- 入选《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0.1%高被引论文
-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7) 张勋、万广华,2016,《中国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了包容性增长吗?》,《经济研究》,第10期,第82-96页。
-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
- 入选《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1%高被引论文
-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8) 张勋、刘晓光、樊纲,2014,《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家户储蓄率上升》,《经济研究》,第4期,第130-142页。
- 《新华文摘》篇目辑览
-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9) 田鸽、张勋(通讯作者),2022,《数字经济、非农就业与社会分工》,《管理世界》,第5期,第72-83页。
- 《学习强国》转载
- 《管理世界》2022年度优秀论文
10) 张勋、杨桐、汪晨、万广华,2020,《数字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理论与中国实践》,《管理世界》,第11期,第48-62页。
- 数字金融开放计划尖峰奖
- 《管理世界》2020年度优秀论文
- 普华永道金融/会计年度最佳论文提名奖
-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1) 汪晨、万广华、张勋(通讯作者),2019,《区域差异与结构变迁:中国1978-2016》,《管理世界》,第6期,第11-26页。
-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2) 张睿、张勋(通讯作者)、戴若尘,2018,《基础设施与企业生产率:市场扩张与外资竞争的视角》,《管理世界》,第1期,第88-102页。
- 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
- 入选《产业经济学年鉴》(2020)
-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3) 徐建国、张勋(通讯作者),2016,《农业生产率进步,劳动力转移与工农业联动发展》,《管理世界》,第7期,第76-87页。
-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4) 刘培林、贾珅、张勋,2015,《后发经济体的“追赶周期”》,《管理世界》,第5期,第7-18页。
- 《新华文摘》篇目辑览
-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5) 张勋、杨紫、谭莹,2023,《数字经济、家庭分工与性别平等》,《经济学》(季刊),第23卷第1期,第125-141页。
16) 郭峰、王靖一、王芳、孔涛、张勋、程志云,2020,《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经济学》(季刊),第19卷第4期,第1401-1418页。
- 数字金融开放计划尖峰奖
- 入选《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1%高被引论文
-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7) 张勋、乔坤元,2016,《中国区域间经济互动的来源:知识溢出还是技术扩散?》,《经济学》(季刊),第15卷第4期,第1629-1652页。
18) 张勋、徐建国,2016,《中国资本回报率的驱动因素》,《经济学》(季刊),第15卷第3期,第1081-1112页。
- 《世界经济年鉴2017》全球宏观经济学2016年十佳中文论文奖
19) 谭莹、李昕、杨紫、张勋(通讯作者),2022,《加征关税如何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世界经济》,第9期,第32-56页。
20) 谭莹、张勋(通讯作者)、张睿、王俊凯,2022,《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回报率:理论、方法与估算》,《世界经济》,第3期,第3-27页。
- 刊首文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21) 刘晓光、张勋(通讯作者)、方文全,2015,《基础设施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基于劳动力转移的视角》,《世界经济》,第3期,第145-170页。
- 入选《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1%高被引论文
- 入选《中国经济学年鉴2015-2016》
22) 张勋、徐建国,2014,《中国资本回报率的再测算》,《世界经济》,第8期,第3-23页。
- 刊首文
-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3) 田鸽、黄海、张勋(通讯作者),2023,《数字金融与创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的证据》,《金融研究》。
24) 张勋、寇晶涵、张欣、吕光明,2021,《学区房溢价的影响因素:教育质量的视角》,《金融研究》,第11期,第97-116页。
-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青年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25) 向东、张睿、张勋,2015,《国有控股、战略产业与跨国企业资本结构: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金融研究》,第1期,第178-191页。
26) 何宗樾、张勋(通讯作者)、万广华,2020,《数字金融、数字鸿沟与多维贫困》,《统计研究》,第10期,第79-89页。
- 首届《统计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
27) 方文全、张勋,2013,《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公共资本外溢:来自水利基础设施价值几何的疑问与实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12期,第126-139页。
28) 徐建国、张勋,2013,《中国政府债务的状况、投向和风险分析》,《南方经济》,第1期,第14-34页
- 《南方经济》2013年度优秀论文
29) 华岳、金敏、张勋(通讯作者),2022,《数字化基础设施与企业融资约束——来自“宽带中国”证据》,《中国经济学》,第1期,第227-254页。
- 创刊号
30) 王雅琦、邱亦霖、张勋(通讯作者),2020,《上游产能能够缓解供给冲击的影响吗?金融危机视角的实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第5期,第150-170页。
31) 张勋、谭莹,2019,《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国的经济增长机制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6期,第27-36页。
32) 张欣、张勋(通讯作者)、何宗樾,2018,《中国上市公司违约风险的测量及决定因素》,《经济统计学》(季刊),第1期,第238-252页。
33) 赵雨涵、张勋(通讯作者)、何佳佳,2017,《中国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均衡性分析》,《经济统计学》(季刊),第2期,第205-219页。
34) 张勋、张睿,2017,《水利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财政研究》,第10期,第30-42页。
35) 张勋、王旭,2017,《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国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第14-22页。
36) 张勋、寇冠彪,2016,《中国权证市场投机性的统计分析》,《经济统计学》(季刊),第1期,第83-99页。
37) 张勋、孙晨、孙伊满,2013,《中国资本市场是否存在逐富效应》,《当代经济科学》,第1期,第16-20页。
六、 英文论文
1) Zhang X., X. Zhang, Y. Liu, X. Zhao, X. Chen, 2023. The Morbidity Costs of Air Pollution through the Lens of Health Spending in China,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in press.
2) Yang T. and X. Zhang*, 2022. FinTech Adoption and Financial Inclusion: Evidence from Household Consump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145, 106668.
3) Wan G., X. Wang, R. Zhang, and X. Zhang*, 2022. The Impact of Road Infrastructure on Economic Circulation: Market Expansion and Input Cost Saving, Economic Modelling, 105854.
4) Wan G., C. Wang, J. Wang, and X. Zhang, 2022. The Income Inequality-CO2 Emissions Nexus: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Ecological Economics, 195, 107360.
5) Luo Z., G. Wan, C. Wang, and X. Zhang, 2022. The Distributive Impact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36(3), 586-604.
6) Wan. G., C. Wang, and X. Zhang, 2021. The Poverty-Growth-Inequality Triangle: Asia 1960s-2010s. Social Indicator Research, 153, 795-822.
7) Zhang X., G. Wan, J. Li, and Z. He, 2020. Global Spatial Economic Interaction: Knowledge Spillover or Technical Diffusion? Spatial Economic Analysis, 15(1), pp. 5-23.
- 国际区域经济学会2021年最佳论文奖
8) Zhang X., 2019. Structural Change through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 Evidence from China,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37(2), 366-388.
-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青年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9) Luo Z., C. Wang, and X. Zhang*, 2018. Does Cancellation of Tax Preferential Policy Reduc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flows? China & World Economy, 26(6), pp. 97-115.
- 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
10) Luo Z., G. Wan, C. Wang, and X. Zhang, 2018. Urban Pollution and Road Infrastructure: A Case Study of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49, 171-183.
11) Zhang X., G. Wan, C. Wang, and Z. Luo, 2017. Technical Change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The World Economy, 40(11), 2378-2402.
- 被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对中国收入不均等的综述论文引用
12) Tang Y., J. Xu, and X. Zhang*, 2017. China’s Investment and Rate of Return on Capital Revisited,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49, pp. 12-25.
13) Hu C., X. Zhang*, and Q. Gao, 2015. Synthetic CDO Pricing: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Integration, Applied Economics, 47(15), pp. 1574-1587.
14) Xu J. and X. Zhang, 2014. China’s Sovereign Debt: A Balance-Sheet Perspective, China Economic Review, 31, pp. 53-73.
15) Zhang X., J. Zhang, G. Wan, and Z. Luo, 2020. Fintech, Growth, and Inequality: Evidence from China’s Household Survey Data,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 65(S1), pp. 75-94.
16) Jiang Q., X. Zhang, M. Wu, and X. Tong, 2020. Testing Economic “Genetic Pleiotropy” For Box-Cox Linear Model, 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 - Theory and Methods, 49(19), pp. 4804-4818.
17) Zhang X., Y. Wang, X. Chen, and X. Zhang*, 2020. Associations Between Prenatal Sunshine Exposure and Birth Outcomes in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13, 136472.
18) Zhang X., G. Wan, J. Zhang, and Z. He, 2020. Digital Economy,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Inclusive Growth, China Economist, 5, pp. 92-105.
19) Wan G., Q. Zhu, C. Wang, and X. Zhang, 2020.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Cities in China: Evolution of Urban System and Deviations from Zipf’s Law, Ecological Indicators, 111, 106003.
20) Zhang X., Y. Tan, Z. Hu, C. Wang, G. Wan, 2020. The Trickle-down Effect of Fintech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ization, China & World Economy, 28(1), pp. 23-40.
21) Zhang X., H. Niu, G. Wan, and C. Wang, 2020. Investing for Urban-Rural Migration: The Role of Education,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24(4), pp. 578-594.
22) Zhang X., G. Wan, Z. Luo, and C. Wang, 2019. Explaining the East Asia Miracle: The Role of Urbanization, Economic Systems, 43(2), 100697.
23) Luo Z., G. Wan, C. Wang, and X. Zhang*, 2018. Aging and Inequality: The Link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2, pp. 885-903.
24) Zhang X., Z. He, J. Zhu, and J. Li, 2018. Quantity of Finance and Financial Crisis: A Non-Monotonic Investigation,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44, pp. 129-139.
25) Zhang X., G. Wan, and X. Wang, 2017. Road Infrastructure and the Share of Labor Income: Evidence from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 Economic Systems, 41, pp. 513-523.
26) Liu P., S. Jia, and X. Zhang*, 2017. Catch-up Cycle: A General Equilibrium Framework,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7, 21(4), pp. 1327-1340.
27) Zhang X. and G. Wan, 2017. 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China’s Inclusive Growth, China Economist, 5, pp. 100-109.
28) Zhang R. and X. Zhang*, 2016. Capital Structure Premium in Multinational SOEs: Evidence from China,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 pp. 283-293.
29) Zhang G., K. K. Yau, X. Zhang, and Y. Li, 2016. Traffic Accidents involving Fatigue Driving and Their Extent of Casualties,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87, pp. 34-42.
30) Zhang G., K. K. Yau, and X. Zhang, 2014. Analyzing Fault and Severity in Pedestrian–motor Vehicle Accidents in China,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73, pp. 141-150.
七、 书的章节
1) Zhang X., 2022. The Digital Divide and the Trickle-Down Effect, in The Digital Financial Revolution in China,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 张勋,2018,《光大云缴费:金融普惠中的“现金牛”》,载于《科技赋能:中国数字金融的商业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14-340页。
八、 主持及参与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973014):《交通基础设施,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与政策评估研究》,52万,主持,在研。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71603026):《基础设施与包容性增长:理论与政策评估研究》,17万,主持,已结题(项目绩效评估“特优”)。
3)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CAGA18087):《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与包容性增长的关系研究》,10万,主持,已结题(鉴定等级“优”)。
4)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7LZ21):《“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的测算方法研究》,3万,主持,已结题。
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9批特别资助项目(2016T90048),15万,主持,已结题。
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8批面上资助项目(2015M580055),8万,主持,已结题。
7)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2020年度内设项目(Wa2020003):《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管理政策措施、效果及改善策略研究——对新冠肺炎疫情下封城和居家隔离政策的经济损失评估》,5万,主持,已结题。
8)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课题:《教育投入、投入结构与学区房溢价》,8万,与张欣共同主持,已结题。
9)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课题:《基础设施与结构变迁研究》,3万,主持,已结题。
10)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SKXJS2015011),10万,主持,已结题。
11)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项目:《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城镇化、贫困和不平等三角》。
12) 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重点研究课题:《中国投资率的影响因素及长期变化趋势》。
1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课题:《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风险评估与防控对策》。
14)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研究课题:《抵御自然灾害和经济危机》。
九、 获奖情况和其他资格
1) 第18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二等奖,2022
2) 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2022
3) 2019年度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青年学者,2021
4) 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五届励耘优秀文科学术成果奖二等奖,2021
5)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
6)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1
7) 首届《统计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2021
8) 洪银兴经济学奖(青年),2021
9) 国际区域经济学会2021年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2021
10) 普华永道2021年度会计/金融最佳论文奖,2021
11) 《管理世界》2020年度优秀论文,2021
12) 第八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论文提名奖,2020
13) 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0
14) 2019-2020年数字金融开放计划尖峰奖(2篇),2020
15)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北京市选拔赛优秀指导教师,2020
16) 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2篇),2019
17) 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四届励耘青年优秀教师奖,2019
18)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青年优秀论文奖二等奖,2019
19) 国际消费金融学会2019年年会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2019
20)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青年优秀论文奖二等奖,2017
21)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22) 《世界经济年鉴2017》全球宏观经济学2016年十佳中文论文奖
23) 北京师范大学优质研究生课程奖,2017
24)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度优秀辅导员
25)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2016
26) 北京师范大学新生军训优秀带队教师,2015
27) 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2015
28) 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2015
29) 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度重点研究课题三等奖,2014
30) 《南方经济》2013年度优秀论文,2013
十、 中英文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
《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统计研究》、《世界经济》、《金融研究》、Applied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Economic Modelling、Economics of Transition、Economic Systems、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Journal of Economic Interaction and Coordination、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Quantitative Finance、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等。
1